浙江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环境科技,浙江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环境科技,浙江环境科技,环境科技公司

浙江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6163银河-6163银河.net163.am-银河6163官网

项目公示

PROJECT PUBLIC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发布时间:2025-09-01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现将相关事宜公示如下:

一、规划概要

规划名称:杭州紫金港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24-2035年)

规划范围及面积:规划总面积13.76平方公里,由南区和北区两个区块组成,南区东至紫荆花路、南至余杭塘河、西至荆大路-云涛南路-绕城高速公路、北至油车桥港-苏嘉路-墩余路-灯彩路,面积11.95平方公里;东至湖杭高铁防护用地西界、南至云宵街、西至云涛北路、北至西湖大学一二期界-创学街,面积1.81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核心创新引擎的作用,建设高新科技引领的创新产业高地、高端人才集聚的创新策源高地、宜研宜业宜居的未来城市示范地。

产业规划:重点谋划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构筑“3+9”产业体系,做实千亿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聚焦高端装备赛道,重点发展通用智能装备、智能终端制造、超精密制造三大细分产业;数字经济聚焦智能物联赛道,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三大细分产业;生命健康重点发展IT+BT(合成生物)、精准医疗、智能医工三大细分产业。

规划结构:规划形成四核、三轴、五片的总体发展结构。其中四核指形成西湖大学创新策源核、阿里云创新转化核、西科园创新转化核、浙江大学创新触媒核等四大发展核心;三轴指沿蒋墩路-西园路-墩余路形成的产学研融合发展轴,沿苏嘉路-灯彩路形成的产城融合发展轴,沿云大路形成的南北创新发展轴;五片指根据区块主导功能形成环西湖大学创新创业片、环阿里云创新创业片、西科园创新创业片、五里塘综合服务片、环浙大创新宜居片等五大片区。

二、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

地表水环境:规划区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进管标准后,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纳污水体及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降低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各污水处理厂应做好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营和风险事故应急能力,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杜绝污水处理厂废水非正常或事故排放。

大气环境:经预测,在切实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区内企业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不大,评价区域内各类常规、特征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点处、各环境保护目标处预测值均符合相应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规划实施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土壤环境:园区内及周边土壤环境各评价因子均能满足相关风险管控标准限值,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要求现有企业及新进企业切实落实各项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及风险防治措施,做好各类设施及地面的防腐、防渗措施,加强治理设施运行维护。

固废环境:规划实施后新增的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均没有超出各处置设施的处理能力范围,可得到妥善处理,只要加强收集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声环境:区域开发过程中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交通、建筑施工、工业和社会生活噪声,且各自有一系列的干扰半径和防护距离,噪声影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为确保噪声功能区达标,应重点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工业企业应采取相应隔声降噪措施,确保自身厂界噪声达标。

生态环境:规划区域为城市功能区,开发程度较高,无自然保护地,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

环境风险:在切实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企业与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及管理的基础上,园区环境风险可控,环境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三、评价结论

整合设立紫金港科技城,是杭州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关键举措。本次规划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总体相符。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建议措施的前提下,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功能。经综合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安全能够支撑紫金港科技城的建设发展。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与主要事项

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对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他的相关建议。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信息公示发布起十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发表意见和建议。环评简本可前往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查阅。

[]1.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和反馈。

2.公众意见接收邮箱为120228021@qq.com

六、联系方式

1)规划组织单位

单位名称: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云创稼谷2

电话:0571-81867179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单位名称:银河6163官网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浙谷深蓝中心6号楼

电话:0571-87992438

3)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审查环保主管部门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0571-28869176

当地环保部门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0571-81109629

 

 

                     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二〇二五年九月一日